据报道,前段时间,张先生驾驶的款奥迪QTFSI技术型在今年2月3日出险,定损的是长沙恒信奥龙一汽奥迪4S店的员工,代为给保险公司定损。
事故车照片显示,车辆右前脸、右前翼子板、右前轮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剐伤。
定损记录显示,该车定损换件金额为元,其中,定损最贵的配件为右前大灯总成,定损价格为元,其次是前保险杠,定损价格为元,之后是右前翼子板,定损价格为元。
车辆维修之后,过了大半年时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张先生在一次准备做大保养之前,想查看上次的保养记录,下载了一汽奥迪的APP。
结果发现上次春节期间4S店录入厂家的维修记录,显示维修金额为元,与之前定损的金额元差了元。
并且,在其提供的4S店维修记录里,之前定损单据中最贵的右前大灯总成,在维修单里也并未出现。
张先生觉得受到欺骗,向一汽奥迪厂商客服拨打了投诉电话,之后,4S店向张先生沟通。
商谈过程中,4S店售后人员称,最贵的前大灯组是真货,有海关报关单,但确实不是奥迪原厂进货的,也就是说前车灯是副厂件。
4S店售后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奥迪原厂的配件进货很贵。这一说法,随后在一汽奥迪厂商客服得到证实,说4S店有两套系统。
张先生认为,4S店以副厂件顶替原厂件,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诈行为。张先生向4S店提出了赔偿诉求,并希望至少可以得到2.5倍的赔偿。
4S店因担心厂商罚款,可能会面临十几万的惩罚,于是找张先生求和,并希望张先生可以将在厂商的投诉撤销,并同意张先生的诉求,称会让张先生满意。
在张先生撤诉后的十几天后,4S店又变了口气,称张先生的车是公车,因此不适合退一赔三的相关法律。张先生称自己的车是个人生活用车,只是以公司名义购买,并非经营用车。
同时,张先生再向厂商投诉时,对方没有给出有效回复;而近日,张先生又将此事投诉到长沙市政热线,长沙市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一同介入,并将约谈双方。
目前,4S店只承诺给张先生更换存在疑虑的配件,但不给予任何赔偿。张先生本人的诉求,则是能按照保险定损的配件进行相应更换,4S店对于欺诈行为应做到退一赔三。
近日,蔚来正式在德国公布ET5、ET7和EL7三款车型的售价,其中ET5售价6.19-7.0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5.48-52.09万元),ET7售价8.19-9.09万欧元,EL7售价8.59-9.49万欧元。
如果选择BaaS电池租用服务模式,单车不包含电池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而75kWh电池租金为欧元/月(约合元人民币),kWh电池租金为欧元/月(约合元人民币)。
随着蔚来在德国开卖,也意味着蔚来已经挺进BBA的大本营,开始“进军”全球公认的汽车强国,并从BBA和大众手中抢订单。
此外,作为高端新能源品牌,蔚来在德国的定位也不低,以蔚来最便宜的ET5为例,其75度电池版本起售价6.19万欧元。
而宝马3系在德国的指导起售价仅4.39万欧元,甚至和宝马5系相比,蔚来ET5的售价也要更高,后者德国起售价为5.37万欧元。
事实上,蔚来车价更贵,除了自身定价之外,也与其进口车身份有关。蔚来在德国需要缴纳19%的增值税同时,还需缴纳10%的进口税。
与德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相比,蔚来在服务上有不小的优势,但在德国市场的知名度,蔚来等一众国产车企,还有不短的探索之路要走。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有多抢手?当地消费者甚至凌晨都要起来排队购买。
本月初,在泰国曼谷的一家比亚迪展厅外,有数十米的队伍早早地排起了队伍,他们所想要购买的,正是前不久在该国上市的ATTO3(国内元PLUS)。
ATTO3是比亚迪在泰国市场投放的第一款电动汽车,定价.99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3.7万元),10月份上市,11月初接受预定。
之所以在泰国的售价要远高于国内(贵了将近10万),主要原因是泰国的购车税较高,因此该国的整体车价要比中国贵出不少。
这只是比亚迪在泰国热销的其中一景,而该国首位ATTO3的车主更是在10月31日自清迈坐飞机到曼谷,11月1日下订,11月2日成功提车,自驾公里返回清迈,共开了11个多小时。
其表示,为了抢到这台车,他特意请了3天假,提到车后从泰国一路开回了清迈,路上充了6次电,总费用.24泰铢(约合人民币元),那是相当节省。
除了泰国,比亚迪还将ATTO3卖到了日本和欧洲,在欧洲市场,更是贵到离谱,起售价将近30万。
当然了,不止是比亚迪,包括上汽MG、蔚来、小鹏、岚图、零跑、长城、奇瑞在内的多家中国自主车企,也已将旗下的产品带到了海外市场,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接触和认可中国车。
注:以上综合资讯来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