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历史!日本豪华汽车品牌广汽讴歌宣告退出中国市场。
目前,广汽讴歌的 广汽讴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1月9日,基金君发现广汽讴歌中国官方网站现已无法访问,页面显示为错误代码的状态,这意味着广汽讴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
通过搜索显示,该品牌的海外 广汽本田将接管售后服务
其实早在年4月8日,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在其 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秉承“精诚体验”服务理念,广汽本田将通过已加入电动化销售服务网络的广汽Acura特约店,以及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为广汽Acura车主提供尊荣服务,始终保障车主权益。
这也意味着,自年起本田汽车高端品牌——Acura(讴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并不再生产销售现有车型。
据了解,在去年3月份,北京唯一家4S店“广汽Acura北京金港店”已经正式停止销售,而另外在广汽本田的几个Acura展厅,也只是为了消化库存。有经销商称,讴歌自从年开始,便开始停止了中国市场的进口车业务,目前讴歌车型在国内已经停产。
讴歌为日系豪华汽车品牌
曾扬言“年年销10万辆”
资料显示,讴歌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也是第一个日系豪华汽车品牌。该品牌于年在美国创立,其名称Acura源于拉丁语Accuracy(精确),标志为一个用于工程测量的卡钳形象,反映出讴歌精湛的造车工艺与追求完美的理念。
作为第一个日系豪华汽车品牌,讴歌以个性化和前瞻科技的“运动豪华”理念对豪华车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品牌一经推出即在北美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讴歌的车型均在北美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先后开发出了以TL、RL、MDX等车型为首的丰富产品线,并将竞争对手瞄准宝马X1、奥迪Q3以及英菲尼迪ESQ等车型。
年9月,讴歌品牌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并陆续带来旗下TL、RL等畅销车型。讴歌作为豪华车品牌,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却并不高,高售价低销量,一直处于尴尬境地,整体销量也表现惨淡。
本田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年讴歌在华仅销售辆,此后五年的年销量长期徘徊在辆以下。而彼时讴歌在国内约有40家经销商,也就是说供应商每月大概卖出8辆左右,压力可想而知。
年11月,Acura(讴歌)品牌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仓石诚司表示,讴歌正全力推进年的国产化,计划到年在中国市场实现10万辆的年销量。
年,广汽本田成立全资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并设立全新的北京分公司,成立讴歌品牌的事业本部,以北京分公司为核心,负责销售讴歌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随后讴歌发布首款国产车型CDX,这也让该品牌在国内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年在华销量1.63万辆,创造了讴歌入华以来的巅峰。
但在随后几年,讴歌的销量并不稳定。年讴歌在国内销量“腰斩”至辆,年销量虽提升至辆,但年和仍旧逐年下滑,分别为辆和辆。如此看来,当年“年年销10万辆”的口号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目标。
传统豪华车企探索转型
在电动化的浪潮下,不少传统豪华车企都在朝着新能源领域探索转型。据Electrek报道,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奥迪正“全力以赴”发展电动汽车。该公司近日宣布,计划在年前在其全球所有工厂生产纯电动汽车。此举不仅将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将帮助该汽车制造商实现其先前声明的到年逐步淘汰所有燃油车型的目标。
奥迪希望其所有工厂都能生产电池驱动的汽车,其将在未来几年投资5亿欧元(约36.95亿元人民币),以简化其生产汽车的方式,使其工厂电气化,并培训世界各地的员工制造电动汽车。
另据外媒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在1月6日表示,该公司将投资数十亿欧元,于年之前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建设1万个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
对于电动车市场的繁荣发展,华西证券表示,全球电动化将持续深入,技术创新为发展硬逻辑。未来电动车的需求爆发或是规模增长斜率变陡,需要电池技术的迭代创新和核心痛点的解决。在后续的投资机遇中,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寻求高增长赛道。此外,在电动车加速渗透阶段,技术革新是支撑车型产品性能表现优异、成本不断下探的核心,因此全面的技术迭代也将成为未来电动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