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传出奔驰、宝马增股的消息,似乎独资是众望所归。试想,奔驰、宝马如果独资了,谁还去扣标。的确,独资有独资的好处。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独资理论上意味着会降低成本,毕竟从两个人赚钱变成一个人赚钱了。档次也会提升,这一点毋庸置疑。试想如果路虎的尾巴上没有“奇瑞”字样,宝马的尾巴上只留下英文,的确会满足很多车主的诉求。无可厚非,任谁花几十万买个车,都想更有面子。然而,要学特斯拉搞独资,奔驰、宝马、奥迪似乎还没有这个“能耐”。
增股甚至搞独资,无非是为了利益。从利润角度而言,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奥迪合资车企当前在国内的利润额非常大。他们增股是必然趋势,但是要搞独资却几乎不可能。因为不再批准新建独立的燃油车企业 策,基本限制了奔驰、宝马独立建燃油车厂的可能。除此之外错综复杂的营销网络布局,如何谈判独立运营,这些都会限制BBA的独资。尤其是像一众合资车企依赖这些“豪门”赚钱,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合资模式。
增股是BBA最好的选择,独资实际上也并不完全符合BBA的利益。毕竟,现有的生产、销售、运营模式已经形成,只要获得更大话语权,且不失去本土企业对他们的支持,奔驰、宝马、奥迪何必要大动干戈?而如果BBA坚持独资,那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我们不如先说说他们会失去什么。
如果选择独资,那么他们将会彻底失去本土企业的支持,甚至会失去连带的 策扶持,这也就决定了成本的增加。如果本土企业不选择出售工厂,也不代加工,那么他们的产品似乎很难生产,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也不现实,因为这样他们会主动变被动。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年代,你的一举一动早就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odizx.com/adjj/6845.html